功能分子研究所
首页 > 正文

“服务辽宁守土有责”— 沈阳化工大学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模式拟向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19-10-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有关政策措施和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科技创新典型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此前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工作中形成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向全省各有关部门进行推广。《通知》指出,沈阳化工大学“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现已提交国家申请列为向全国推广的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全省高校中只有东北大学和我校的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获此殊荣。

 “三定向”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的核心是瞄准企业需求开展定向研发,将科技开发资源(包括人员与条件)定向投放,进行专项技术攻关;瞄准市场需求开展定向转化,研发出的成果按既定需求由当地企业进行定向转化;瞄准企业需要开展定向服务,为企业提供后续技术支撑。

 这种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模式的诞生既得益于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和果敢坚定的执行能力,更得益于全校教师特别是从事科研的教师多年来坚持“面向企业、面向市场;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践。

 “我们省属高校是辽宁这方水土、辽宁人民“养育”的,我们一定要尽全力为辽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辽宁振兴服务。这既是我们应该肩负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沈阳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白炜多次在全校会议上反复强调。

 为此,学校提出“服务辽宁守土有责、振兴辽宁责无旁贷”的响亮口号。学校制定了《服务辽宁新一轮振兴行动计划》等战略,形成了学校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系列行动与举措,全员、全力、全方位服务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勇做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2016年末,学校在制定的《沈阳化工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实现科技创新的“三定向”(即: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和定向服务),以协同系统的力量支撑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发展”。

 2017年11月,在沈阳市召开的市长和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上,白炜书记详细汇报了学校的“三定向”订单式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姜有为市长对这种新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省教育厅厅长唐国华等领导也在相关会议上对学校的做法给予了表扬。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一新模式的形成来自于学校多来年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上所实施的一系列成功的实践。其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相继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并在全省推广。

 在全省高校率先开展大规模选派科技专家挂职县市科技副职活动,直接服务我省有化工产业基础的部分县市及产业园。

 2012末,学校选派了11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科技专家,陆续赴省内各市县任科技副职。目前,挂职各县市的科技副职数量已达16位。葛铁军教授指导康平塑编产业集群制定500亿元发展规划,助推园区企业从18家发展到148家,园区产值由10亿元发展到258亿元。张永明教授挂职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副主任,组织园区申获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获得国家1.5亿元资金支持;研究开发了代表法库陶瓷名片的“辽白瓷”。何伟副教授挂职海城市副市长、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帮助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荣获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称号、菱镁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协助海城菱镁基地获得扶持资金共3600万元,支持项目30余项等。

 在全省高校率先牵头组建校企联盟,打造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重要平台。这一做法被省教育厅采纳并在全省高校进行推广。

 学校牵头组建了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省石油化工产业校企联盟、省精细化工产业校企联盟、省县域经济服务业校企联盟等5个校企合作平台,为辽宁省拥有校企合作平台数量最多的高校。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运行成效显著,涵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在内的联盟单位已经超200家,联盟成员合作交流广泛,研发成果产业化35项,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项目推介签约120余项,合同金额超25亿元,成果转让与开发项目80余项,可实现产值超90亿元。

 在全省高校率先实施“一校一地一院”建设计划,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官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

 学校相继与盘锦市政府共建了“盘锦精细化工研究院”,与营口市政府共建了“营口能源化工研究院”,与阜新市政府共建了“阜新氟化工研究院”等近20个各类化工研究院。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平台和举措的作用,学校实施《沈阳化工大学腾飞学者推进计划》《沈阳化工大学振兴学者特聘计划》,在全国广纳贤才。先后成功全职引进对接行业和我省重要产业领域急需的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等高端人才5人;柔性引进助推我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振兴学者”18人。几年来,这些引进的和学校原有的高端人才带领团队充分利用校企联盟、研究院这些平台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成果。

 “973”首席科学家许光文教授创办的“辽宁金隆溪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一期总投资1亿元,破解了油页岩炼制企业“僵尸”困境。菱镁矿闪速轻烧技术推动辽宁超千亿镁产业升级换代,最新设计开发的40万吨/年输送床闪速轻烧成套技术也已成功落户辽宁海城,2018年9月将破土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投产,将成为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的菱镁矿轻烧成套装置。与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红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打造1千亿元级煤炭利用新技术产业,实现其对煤炭利用技术和产业的引领发展。

 吴剑华教授科研团队利用国际领先的静态混合反应技术解决了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脑复康、氯霉素、磷霉素钠等多个品种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使企业多个品种的生产装备及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高了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每年为企业增加产值近5000余万元。

 张立新教授团队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工艺新技术在沈阳丰收农药有限公司实现转化,将年增利润4000余万元。

 同时,长江学者张义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方庆红教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杜仲胶高效提取关键技术及性能研究”。丁茯教授的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温快速反应分析转化器开发及应用”项目已经通过答辩。石磊副教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课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掀起“抢人”大战。为了培养的人才能够扎根辽宁,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供给侧改革,构建 “113”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遵循国际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采用CDIO培养模式和“合作化培养、家庭化育人、个性化指导”“三化育人”举措,充分发挥校企联盟、化工研究院等的平台作用和下派科技副职的纽带作用,和辽宁相关政府、园区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方面破解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难题,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在辽就业平台和机会,为辽宁留住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沈阳化工大学“三定向”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模式实现了“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面对面服务,无缝对接、精准发力,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辽宁的转化,有力地推动了辽宁经济的振兴尤其是化工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吴晓璟

友情链接